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
热搜: 土楼 福建 泉港
广告位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华东 > 福建旅游 >

探访福建泉港土楼 悦读岁月变迁

2014-10-31 12:59 [福建旅游] 作者:admin 来源于:未知
导读:在福建泉州市有个村落名叫涂楼村(又称土楼村),它位于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的西南面,村名取之一座雄伟奇特的古民居大楼。这座大楼俗称土楼,又名 定楼、黄素石楼,建于清乾隆六

在福建泉州市有个村落名叫“涂楼村”(又称土楼村),它位于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的西南面,村名取之一座雄伟奇特的古民居大楼。这座大楼俗称“土楼”,又名 “定楼”、“黄素石楼”,建于清乾隆六年(公元1741年),系黄素、黄堂官父子历时30多年建成的。大楼全用方形条石砌成,就是上层糯米糖水灰混凝土,也只涂抹表面。楼内顶二层,用大方木梁柱隔为房间;每根屋檐边的大柱都是上下相连,两层只用一根,工艺高超。

土楼高9.4米,长、宽各20.8米,为石构方形平顶四合式三层楼阁。楼内构房36间,楼外建72间环屋,共108间正辅房屋,连庭院总长75.1米,宽 73.5米,占地约5400平方米。总体结构主次有别,统率有序,恢宏壮观,形成一个取象“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”的宏伟建筑群。

 

泉州土楼

泉州土楼

 

大楼墙壁的厚度,最宽达1.4米,窄者也达0.73米。三层上的糯米糖水灰墙壁,四面各设有三个大、小窗门,二三层楼内彩栋画壁,共有24格栏杆,雕饰花鸟,堂皇别致。三层顶楼的四面墙角,各伸出一个设有射击孔的哨楼,长宽各2.8米,高3.6米。楼下四壁仅在西面设一拱形石大门,外门之内再设两重门,中门为大铁闸,内外两重则用优质坚固的桧木做门板,外门板包铁皮,以防备盗贼火攻,门框上方还设有水槽,从楼内水井可随时汲水浇灌灭火,足见其防御措施周密严谨。

 

土楼墙壁

土楼墙壁

 

大楼前面有石埕,分三层铺以石板,占地453.6平方米。埕北有一木构的埕门,埕门外又一石埕,也铺石板三层。此埕的西面又有两个高低不同的大砖埕。这三个石、砖埕的北面,即72环屋中的外北厢房。外石埕与外北厢房的东面,隔一道砖围墙和一大砖埕之后,即是红砖白石墙体“二进五间张”皇宫式建筑——“北大馆”。大楼与楼埕的正面(即西面),有一道砖屏墙,两旁各有一个拱形的小砖门;屏墙的边沿各敞开一个缺口,作为通道。通道的对面,各有一个长方形石大门。石大门与围绕大楼的东西南北厢房连成一体。西南石大门的南侧,自西往东有一长列配有天井、庭院的外南厢房。西厢房的面前,又是一个大砖埕。由大砖埕向北走下几级石台阶,即是北面最低的一个砖埕,彼此勾连,形成大楼与四面环绕的厢房(包括外南、北厢房、北大馆)面前皆有走廊或石、砖埕相通,出入十分方便。

 

砖埕

砖埕

 

侍卫府

在前黄土楼的西侧,还有一座建于清朝光绪四年(公元1978年)的“二进五间张双护厝南接偏馆庭院”的皇宫式宏伟建筑群,名叫“侍卫府”。侍卫府坐东朝西,红砖白石墙体,硬山式屋顶,屋盖铺瓦筒,燕尾式屋脊高翘欲飞; 前面有一个偌大砖埕,两旁各置一个石砌的“旗杆座”; 外面是一道高大的砖围墙……

大门顶端是浅黄底浮金字的“侍卫府”横匾,匾上的左下角,刻着蓝底红字的光绪御玺印钤。据说匾上的御玺印钤用法是很讲究的,只有那些达官显贵才能用蓝底红字的,其余的则用浅黄底或白底红字的。由此可见,土楼侍卫府的主人当年颇受光绪皇帝器重。

 

侍卫府

侍卫府

 

穿过天井步上厅堂,只见厅前横梁上和厅后板壁顶端,悬挂着“进士”、“选魁”、“武翼都尉”等匾额。厅堂、 居室、偏馆,雕梁彩栋画壁,艳丽典雅; 宅院内的门窗图案,各呈方形圆形菱形等等,互不雷同; 天井庭院,各色花盆里尽植奇花异卉,四时溢彩飘香……所有这些,似乎都在娓娓诉说着“侍卫府”主人那段不寻常身世及经历的传奇故事。

整座府宅建筑别致,气势恢宏,堂皇富丽。屋檐下,用白灰雕塑着许多山水人物、花卉树木和飞禽走兽等,还涂色绘彩,其形象逼真,栩栩如生。 凹入的大门两旁,用绿瓷棕砖等镶嵌出精美的“麒麟呈祥”、“花鸟闹春”等图案。

小贴士

[交通] 走福厦高速从驿坂出口出来,沿324国道往仙游方向行驶约3公里,到达驿峰路口,右转进入驿峰西路往山腰方向行驶约5公里,到达前黄镇中心仁爱医院,涂楼村便在仁爱医院对面。

[美食]泉港浮粿:泉港一带的地方特色风味小吃,选用最新鲜的海蛎、瘦肉、米粒、包菜、胡萝卜、及姜泥和蒜泥和当地特有的地瓜粉等为原料,调制成稠稀适中的浮粿团,用五角模具定型,将浮粿团放到锅中炸至几分钟。出锅后的浮粿外酥里嫩,入口香气四溢,鲜味十足。食用时蘸点酱醋,更为香嫩可口。

(文章来源于:新浪博客 志远天下行的BLOG)

(编辑:旅达)

本文标签: 土楼 福建 泉港 悦读

网友评论
推荐文章
广告位
广告位
广告位